宁小刚:寻找贺兰山的语言
他们的脸上,长满了贺兰山东麓的风土。
脸庞
人物,是宁小刚作品里必不可少的要素。
在“春夏秋冬”系列作品中,可以看到很多面孔。
种植葡萄的农民,管理葡萄园的拖拉机手,芭蕾舞者,现代舞者,游客形象的模特……他们或集体,或单独,有时艺术,有时生活。没有统一的风格,却都在讲述着产区的故事。
“夏天的故事”里有两位模特儿。
她们一位拥有健美的身材,象征着夏日里明媚的阳光和葡萄蓬勃的生机。
一位是外国面孔,以游客形象展现宁夏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的态度。
此外,还有一位当地“名人”。
这位“名人”叫海富贵,是宁夏银川永宁县原隆村的村民,也是立兰酒庄的拖拉机手,总书记考察闽宁镇时曾到过他家里做客。
海富贵是2012年宁夏生态移民中的一员。那一年,他举家从老家宁夏南部山区固原搬到闽宁镇。《山海情》中“西海固”的大部分地区就位于固原,生活条件可想而知。
搬到闽宁镇后,海富贵一家分到了两间住房。后来,他又参加了镇上举办的农民技能培训,拿到了技能证书,入职立兰酒庄成为葡萄酒产业工人,带领七口之家一步步奔小康。
宁小刚自然不会错过海富贵这位代表性人物。
2019年的夏天,宁小刚专门网购了一个等比例大小的红色电话亭,立在海富贵日常工作的葡萄园内。于是,就有了海富贵在葡萄园里打电话的场景。
宁小刚说,这是在向外界报告宁夏葡萄酒发展的信息。照片,一下子活了起来。
无论是农妇们喜悦地抬起装满酿酒葡萄的果筐,还是农民边品尝酿酒葡萄的味道,边看着采购人员登记筐数、计算工钱,宁小刚镜头下的脸庞都是自然不拘谨的。
这些普通人的真情流露让人不禁错觉:这难道是电视剧照?
问及拍摄技巧,宁小刚直言靠“拉家常”。在他看来,职业模特的出片率非常高,他们会根据快门的声音快速变换动作,而对于普通人,出片的关键在于“让他们放轻松”。
他通常会在拍摄前或者过程中与拍摄对象聊天,在“谈没谈女朋友”“有几个孩子”的家常中,找到他们最纯真最自然的一瞬间定格。
宁小刚自夸是位拍片子的快手。
▲青铜峡鸽子山
宁小刚身上的标签很多。
他是馆长,办过杂志,当过老师,开过陶吧。尽管在产区拍摄这件事上,他将自己定义成一位酒类摄影师,但我仍觉得用酒文化传播者来形容他更为合适。
抛开作品不谈,宁小刚是一位不怎么“讲究”的摄影师。
他说,“老天爷布的光是最好的光”。
因为“春夏秋冬”的拍摄是在三年内间断进行的,成片甚至被宁小刚分散存储在各个硬盘里。当然,他还是可以轻易找到它们。
“我这个人比较散漫,只能这么解释”,宁小刚笑言。
但就是这样一个散漫的人,会在工作时提醒产区的工作人员,要同老乡们沟通肖像授权。
当初在闽宁镇拍摄农民肖像时,宁小刚身后就站着发展局的干部。他只管紧盯镜头,快门一响,就上前同老乡沟通,询问他们的姓名与身份证,以及授权的意向。
如果不了解背景,只看“春夏秋冬”系列片或者《葡萄的父亲母亲》,很难将其与商业拍摄划上等号,因为作品里的艺术气息太强烈了。
图像虽然无声,却有自己的语言。这也是宁小刚倾向于用艺术创作进行商业摄影的原因所在。
宁小刚擅长在创作中制造矛盾,他会故意将形象反差大的两类人框在一个画面下,目的是让观众定睛“吃瓜”。
下图,就是宁小刚的灵光一现。
▲摄于夏桐酒庄
在葡萄园里除草的三位农民,是他在休息期间偶遇到的。这张农民与芭蕾舞者形象的冲突,同时也是对葡萄酒从田园到餐桌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一种表达。
宁小刚认为,所有有影响力的片子都在冲突中诞生的。
在他看来,艺术是商业摄影推广和传播的延展,艺术创作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媒体和观众对广告的戒心,延长商业片的传播时效。
这并非无稽之谈。宁小刚受酒庄之邀拍摄的商业片曾被选为《VINO》杂志的封面,而杂志社并没有向任何一家酒庄索取高昂的广告费——在他们看来,这些是艺术片,并非商业作品。这就是艺术的力量。
就像葡萄酒的消费群体永远有意愿去尝试、接受有个性的葡萄酒一样,宁小刚不断探索商业摄影的艺术化,就是为了突破商业摄影的推广界限。
宁夏葡萄酒从戈壁开荒开始,到获得国际葡萄酒界的认可,一路艰辛离不开产区对葡萄酒品质的把控与精进,也离不开国际媒体的自主发声。
如今,贺兰山东麓的名号日渐响亮,如何以强有力的推广表达产区葡萄酒的独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。
如何让消费者在喝之前就愿意接受宁夏葡萄酒?——那一定是靠语言的感染力。
宁小刚认为,宁夏要找到自己的推广语言,一种向世界、向中国消费者推广葡萄酒的语言。
热播剧《山海情》中以贺兰红葡萄酒倒酒的特写镜头是语言,宁小刚与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合作的“春夏秋冬”摄影项目也是一种语言。
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
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原创作品,均受法律保护。
未经许可,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、篡改、删减等。